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白皮书发布:汽车、通信、工业正成
三大传感器应用场景(附干货PPT)
发布时间:2018-12-16 21:33:17
《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白皮书》共分为5个部分,分别从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智能传感器产业内涵、中国智能传感器的发展概况、中国智能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及问题、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建议全面解读中国传感器的发展态势。
12月8日,第二届中国工业物联网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江苏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韩允在大会重磅发布《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白皮书》并进行解读。
据了解,《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白皮书》共分为5个部分,分别从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智能传感器产业内涵、中国智能传感器的发展概况、中国智能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及问题、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建议全面解读中国传感器的发展态势。
韩允表示,如今信息产业正处于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向物联网时代跨越,在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创新与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显现,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将从依靠人口红利的规模性增长转向存量经营,在创新技术模式的不断推动下,用户的小众需求将得到挖掘及满足,将会成为未来移动互联网应用市场的增长点。
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也正蓬勃兴起,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增速都在20%以上,其中2017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超过10000亿元。
韩允表示,物联网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层面技术及产业创新的重点方向,推进物联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技术环境已经基本具备,然而为了保障物联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尤其是在技术标准规范、自主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等方面相关政策成为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传感器作为物联网技术最底层和最前沿的技术之一,正在成为感知层代表的行业热点,韩允指出,我国自主传感器核心技术不足,高端芯片以进口为主,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目前,汽车、通信、工业正成为三大传感器应用场景。
以工业4.0为例,传感器是工业4.0时代的重要角色,随着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推广,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采用传感器采集数据,进一步去挖掘数据的价值,通过数据分析提升设备效率,预测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情,减少停机损失,让工厂更贴近市场需求。
韩允表示,以MEMS为代表的智能传感器正成为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在物联网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应大力发展MEMS传感器。
据了解,MEMS即微机电系统,是集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微机械结构、微电源微能源、信号处理和控制电力、高性能电子集成器件、接口、通信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是一个独立的智能系统,可大批量生产,其系统尺寸在几毫米乃至更小,其内部结构一般在微米甚至纳米量级。
数据显示,由于物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全球MEMS传感器产品需求今年增势迅猛,2017年全球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为437.6亿元,并且以超过15%的增长率增长,2020年预计达到721亿元。
韩允指出,我国MEMS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且面临发展瓶颈。
韩允表示,从设计研发来看,国内MEMS重点设计企业相对分散,产品技术不够成熟,市场认可度不高;从生产制造来看,国内MEMS生产线主要分成中试线、代工、IDM三种,相互之间差异较大;从封测测试来看,国内MEMS封装技术起步较早,封装环节相对完善,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从系统应用来看,国内MEMS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智能手机、汽车电子、智能工业等领域。
在MEMS发展面临何种瓶颈问题上,韩允指出,目前中国企业多数还在从事单个器件的开发及产业化工作,产品技术开发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积累及提升,我国的MEMS设计环节迫切需要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来推动产业的发展。
此外,在批量自动化封装及测试能力方面,我国目前没有建立起针对MEMS批量封装和测试能力,缺乏通用的测试平台。
对此,韩允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紧抓中国物联网市场,精准规划产品定位,开拓进军国际市场渠道。
二是加快技术产业化进程,全力推进重点产品,借助优势领域实现产业突破。
韩允表示,以核心应用为基础,应注重应用的多元化,这需要MEMS厂商囊括高中低端的产品策略;同时为满足开发便利、灵活性以及升级的需求,需要在一个平台上建立覆盖全面的产品体系。
三是依靠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产业生态体系,突破技术及产业壁垒。
韩允表示,企业要加强MEMS产品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供销体系,应按照产品市场份额的增加,分阶段投入MEMS制造生产线,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来源:工业互联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