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文章

对话大咖丨战“疫”吹响智能制造加速发展的号角

发布时间:2020-04-27 16:25:00

此次疫情对中国制造业究竟带来哪些深刻影响?促进我国制造业实现了哪些变革?本文将对话智能制造推进合作创新联盟四位副理事长,与之讨论“新冠疫情对中国制造业带来的影响与建议”。


和利时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智能制造推进合作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史洪源


大陆希望集团机电板块总经理、希望森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智能制造推进合作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何建波


智能制造推进合作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王迎春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总裁、智能制造推进合作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顾建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在全球蔓延,抗击疫情的战斗仍在继续。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波及到生产、生活的多个行业,对制造业的发展走向亦产生了巨大影响。短期整个制造业面对疫情已发生较大变化,中长期来看,机器换人的优势会不断凸显,也将推动自动化行业的发展。综合分析,此次疫情对中国制造业究竟带来哪些深刻影响?促进我国制造业实现了哪些变革?本文将对话智能制造推进合作创新联盟四位副理事长,与之讨论“新冠疫情对中国制造业带来的影响与建议”。


Q:此次疫情给我国制造业带来哪些影响,促进制造业实现哪些变革?

何建波:一方面,制造业本身会因为复工延迟、流通减速等原因,造成短期的生产滞后;另一方面,由消费、服务、进出口领域的影响也会蔓延到制造业,会反应在制造业订单量、库存量的减少。疫情之下,为制造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变革:

(1)制造企业将会更加注重对HSE(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

此次疫情发生之初,武汉一家上市公司的员工就出现了被感染的状况。如果由于在企业中员工之间的密切接触而导致交叉感染,对于企业将可能成为灭顶之灾。因此,此次疫情将会促进广大制造企业,大大加强员工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的管理,强化灾难预警机制。

(2)中国制造企业将更加务实地推动智能制造

此次疫情正值中国传统的春节,疫情的发展对我国制造业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大量劳工无法按期返岗。这对急于开工的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企业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因此,从长期来看,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势必会更加重视智能制造,推进少人化和柔性生产,聘用更多高技能和多技能的工人,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劳动力的波动,构建智能工厂,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同时,还应着力提升物流供应链的智能化,提升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此外,通过此次疫情,很多企业也会重新反思“零库存”,实际上,企业对关键的原材料、零部件,保有一定库存还是必要的。

(3)中国制造企业将更加主动地拥抱数字化转型

制造企业会对远程协作的任务管理、项目管理、工作流管理等软件提出迫切的需求。数字化技术的深层次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协作效率,提高生产与运营的透明度,帮助企业更高效地应对市场需求的波动,缩短新产品上市周期,乃至创新商业模式,由卖产品转向卖产品使用的服务。而数字化转型最根本的价值,是能够帮助制造企业的各级领导真正从全方位洞察数据,从数据中看出正确的趋势。可以肯定的是,在此疫情之后,制造企业会更加重视对BI、大数据分析和AI等技术的实际应用,并对数据分析师提出迫切的需求。


史洪源:疫情对制造业的直接影响,主要是人工紧缺、物流紧张、供应加剧不平衡(供应短缺和库存积压并存)、设计开发远程协同需求提高。这些影响,将进一步促进制造业加快产线的少人化步伐,推动厂外物流系统与厂内物流的集成,推动市场需求与产能的实时匹配,推进设计开发远程协同办公,将现场人员需求降到最低限度。


Q: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此次疫情给智能制造带来哪些变革和挑战?


史洪源:本次疫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制造从单一的车间、工厂、企业级集成,提高到以地区和国家为范围的行业产能与需求平衡集成,以及跨行业柔性转产的需求显现。比如全省、全国防护用品生产能力的集成,从原料、物流、设计到加工的跨地区大集成;某些汽车企业工厂迅速转产口罩等防护用品。


何建波:由于疫情影响,许多人员隔离、企业停工,部分劳动密集型传统企业受较大影响。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是大趋势,智能制造可以把工人从繁杂重复的工序中解放出来,让更多人参与更高层次的工作。未来,无人零售、无人餐饮、无人工厂等高科技行业会强势崛起。VR/AR等场景体验类项目,将再次受到关注,再加上5G技术的成熟,其应用方面会加快进展,虚拟与现实的交融加速。

(1)线上化

数字化将进一步成为爆点,所有的企业都会意识到:如何能够将业务线上化、数字化将决定企业抵抗黑天鹅事件的能力。

(2)云化

众多企业在本次疫情中,线上业务和用户量暴增,传统的IT架构无法支撑。众多企业意识到只有上云才能解决这种动态扩展的突发情况,所以企业云将是下一个增长点和投资点。

(3)数据共享和管理

本次疫情体现出数据共享、采集、存储、利用的短板,众多数据不一致、信息不被管理,预计后续政府会加大对于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

(4)智能化

众多服务业在本次疫情中受限于服务人员的约束,所以如何能够少人化或者无人化,将成为所有企业探索的目标,无人收银、无人称重、自助售货机、自助服务等领域是服务行业下一步发展的突出重点。


Q:“后疫情”时期,制造业应当做出哪些调整与改变?

王迎春:对制造企业来说,将会积极推进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远程智能服务。在突发意外事件发生时,制造企业的维修服务人员往往不能及时赶到现场。因此,推进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远程智能服务、进行远程指导,基于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控进行故障预警。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对设备和物资进行优化调度。因此,此次疫情之后,制造业服务化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会有更清晰的方向。


顾建党:这次疫情对各行各业都产生重大影响,也必然对我国制造业带来重大影响,对员工安全、供应链、营销和生产运营等诸多方面都带来极大的挑战,而且“后疫情”时代的影响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再综合国内外的形势,对于制造业而言,“逆势”将是未来一个长期过程,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潜在机会,以数字化+制造、物流、大健康、教育、城市等,智能制造将在各个领域扮演重要角色,需要拥抱“逆势”,拥抱技术,因地制宜,在强化现有核心业务的同时,打造数字化的核心竞争力,坚定推进数字化转型。具体需要作出以下调整和改变:

(1)关注数字化技术发展,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企业运营,以提升组织效率为检验标准;

(2)以战略重塑数字化业务模式,回归客户价值的原点,以是否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作为检验标准;

(3)人才与数字化组织能力是根本,以企业家精神为引领的领导力,是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保障。

当然,无论企业做什么样的调整与改变,也无论转型方向,都必须是效率为先,品质为根,最终的检验标准都是创造客户价值。


Q:为应对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如地震、台风、疫情等),企业应做好哪些应急准备?


顾建党:企业需要建立员工安全、内部防控、安全生产等多方面的应急管理机制,同时与国家同频共振,积极响应和支持国家在公共安全事件的行动:

(1)建立员工健康防护机制: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员工健康信息申报机制,及时掌握员工健康和行程信息,及时向员工发布各类安全注意事项,根据员工的信息,及时提供安全保护的物资及心理关怀。

(2)强化企业内部防控措施:在内部建立不同类别公共安全事件的多极化管理机制,确保紧急情况下各项防控措施切实落实、不留死角、责任到人,建立督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3)建立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基本安全库存的基础上,建立多渠道的供应链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在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时,能够保证基础运营,以满足客户需求。

(4)积极用心服务客户:第一时间关注客户的安危,越在困难之际,越应关心客户的安危,全力以赴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贴心服务。

(5)有序推进安全生产:在紧急情况下,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全体管理者要勇于担当,积极主动冲锋在前,组织恢复安全生产。

(6)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与国家同频共振,当发生公共安全事件后,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企业应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国家共克时艰。


王迎春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和智慧交通的理念将全面更新。此次疫情暴露出,已推进多年的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和智慧交通还是停留在表面。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患者、疑似人群,物联网技术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有些地方,也开发了健康码等措施定位特定人群。因此,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大量应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和智慧交通中。